2019年9月1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粮食作物分子设计育种”项目水稻课题年度汇报会暨国审稻“中科发5号”等中科发水稻新品种现场观摩会,在吉林省吉林市举行。“中科发5号”具有高产、优质、抗倒、抗稻瘟病、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有望在吉林、黑龙江等地的第一、第二积温带大面积推广。
水稻是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60%以上人口的主粮。东北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粮仓。该地区粮食高产稳产与否,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此外,由于东北地区商品粮率高,稻米的口感、营养与外观品质等对于其市场价值非常重要。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研究组长期从事高等植物生长发育与代谢调控的机理研究,解析了高等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机理以及稻米品质的主效基因和调控网络,为培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该研究团队率先建立了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技术体系,将水稻功能基因组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育种实践中,显著地提高了育种效率,有效地解决了水稻高产、优质、抗性等复杂农艺性状协同改良的难题。其代表性成果“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的荣获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
针对东北地区水稻品种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李家洋团队与合作者联合攻关,以优异稻米品质基因、粒型、抗倒伏和抗稻瘟病基因为主线,结合高产及理想株型基因,运用分子设计育种的理念和技术,经过精心设计,成功选育了集优质、高产、抗稻瘟病、抗倒为一身的“中科发”系列粳稻新品种。“中科804”于2017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稻20170080),“中科发5号”(国审稻20180077)和中科发6号(国审稻20180071)于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2018年,“中科804”在黑龙江五常市稻花香主产区3000亩示范片中脱颖而出,示范推广工作入选“201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9年“中科804”推广应用面积已达20万亩以上。
“中科发5号”在稻瘟病抗性、抗倒伏性以及食味品质方面更加优异。2019年由五常沃科收种业公司和中科发农业科技(哈尔滨)有限公司承担的“中科发5号”示范工作,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内蒙共布置了40多个百亩以上示范片,示范总面积超过2万亩。其中在吉林省吉林市布置了2000亩连片示范片,在产量、抗稻瘟病、抗倒伏等农艺性状中表现突出,株型、粒型等外观优异,品质优良,口感更佳。同稻花香相比,“中科发5号”预计增产100公斤/亩以上;稻瘟病抗性和抗倒伏等抗逆性强,可减少灾害损失30%;整精米率比稻花香提高8%以上,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日趋凸显。“中科发5号”作为李家洋团队科学理论到生产实践的又一典型范例,将给予设计育种研究领域新的启迪,极大推动作物传统育种向高效、精准、定向的分子设计育种转变,对引领我国品种升级换代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福建农业科学院谢华安院士、全国政协委员陈萌山研究员、农业部种子管理司马志强处长、中科院长春分院刘晓冰副院长、吉林省农业农村厅郑建东副巡视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吴兴宏院长、吉林省农业农村厅郑清处长、吉林省吉林市种子管理站刘峰站长、吉林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大米产业处张长城处长、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杨福研究员、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严永峰副所长、吉林省吉林市农科院水稻所王校甲所长、吉林省长春市农科院水稻所金玄吉所长、吉林省白城市农科院水稻所闫喜东所长、黑龙江省农科院生物技术所王玉杰所长、张国民副所长、天津食品集团农垦事业部部长刘卿;中科院科技发展促进局韩永滨副处长、科技部农村中心项目专员叶世英、梁翰文;重点研发项目首席李家洋院士及其团队成员刘贵富研究员、项目依托单位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杨维才所长、纪委书记申倚敏、商务法务部刘春光部长、科技发展部邓向东常务副部长、财务管理部顾佩芝部长;以及黑龙江润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洮之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种业、米业公司和当地种粮大户代表,共计12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同时,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科学报、吉林电视台、吉林卫视粮油频道、吉林广播电视台、中国粮油市场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记者进行了现场采访。
“中科发5号”金穗累累,丰收在即
“中科发5号”展示牌
“中科发5号”现场长势
受台风影响临近田块水稻品种倒伏严重
李家洋院士(右)与当地种粮大户查看“中科发5号”示范田
李家洋院士(右)、刘贵富研究员(中)与关云志(左)查看“中科发5号”示范田
部分参会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