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科学学院 现代农业科学学院

原创“异育银鲫”,创造世界奇迹

  • 转自:科学网公众号
  • 日期:2024-04-26
  • 1995

鲫鱼肉质鲜美、汤汁可口、营养丰富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的滋补佳品 

但野生鲫鱼生长慢、产量低 

能否进行鲫鱼杂交试验 

培育出生长速度快、繁殖率强、产量高的鲫鱼

满足人民群众的食用需要?

 

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研究员蒋一珪

率领鲫鱼研究组科研人员

于1976年跑遍长江南北

调查我国鲫鱼的资源状况

开展不同组合的鲫鱼交配繁育试验

一个前所未有的培育鲫鱼新品种的构想

酝酿成熟了!

他们利用银鲫单性雌核生殖的特性

开拓出令人称奇的“异精雌核生殖”方式

 

普通鲫鱼繁衍后代

是由精原核和卵原核相互融合发育成小鱼

但当黑龙江银鲫雌鱼遇上江西兴国红鲤雄鱼 

银鲫的卵不需要和红鲤的精核融合 

只需要精子进行刺激

卵核即可自行发育成后代

而且一出世全都是雌性

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首先在我国发现这一特性

并应用于鱼类遗传育种研究

培育出食性广、疾病少、生长快的异育银鲫 

 

作为早期开拓者的蒋一珪感叹

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研究

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

他开始留心有志于此并具有培养潜质的年轻人

 

1984年,在武汉大学攻读研究生的桂建芳

按规定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听完桂建芳的答辩

作为评委的蒋一珪如获至宝

这就是他们需要的人才!

于是 

力邀这个质朴的年轻人加入水生所从事银鲫研究

 

桂建芳1994年留学归来回到水生所

全身心投入银鲫深入研究

通过广泛调研取样分析发现

银鲫生殖方式异常灵活多样

完全可以基于此前创制的异育银鲫材料

通过揭示和引入雄核生殖等多重生殖方式

开辟新的育种技术路径

培育出品质更优的鲫鱼新品种 

 

多少个不眠之夜

研究人员在亲鱼塘拖网

给鱼催情,人工授精,人工脱粘

在孵化环道旁

像护士一样精心观察、护理、分析银鲫繁殖

一颗颗珍珠般的受精卵

随着孵化环道的流水昼夜旋转、翻滚

他们终于孕育出新的生命

——异育银鲫“中科3号”“中科5号”

 

▲异育银鲫“中科3号”。

 

目前,在我国鲫鱼养殖中

“中科3号”“中科5号”是当之无愧的明星

占鲫鱼主养区产量的70%左右

这意味着中国人食用的每10条鲫鱼中

就有7条源自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

 

▲“中科5号”成鱼。

 

此后

桂建芳团队又发现双四倍体银鲫

有望培育出“中科6号”新品系

这个新品系生长速度更快、抗病能力更强

近两年

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还致力于

解决一个制约鲫鱼推广的具体“老大难”问题

——肌间小刺多

研究人员通过精准编辑

创制完全缺失肌间刺的银鲫突变体

为培育无肌间刺异育银鲫新品系奠定了基础

 

30年来

异育银鲫培育、天然雌核生殖机理

及其生殖奥秘遗传基础的破解等成果

先后获得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和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异育银鲫的生产应用和雌核生殖理论研究

不仅在国内是首创

在世界上也是首创

受到国内外鱼类学家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多能双三倍体银鲫的重要发现及其育种应用。水生所供图

 

研究团队在全国大规模推广异育银鲫系列品种

加快了我国鲫鱼产业发展

我国的鲫鱼产量

从1983年的4.8万吨增至2022年的285万吨

人们逐渐意识到

水产养殖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可以极大满足人们的营养需要

目前,中国水产养殖产量约占全世界的60%左右

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近1/3的动物蛋白来源

是中国人重要的食物来源

 

1994年,一篇名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

引起轩然大波

文章作者莱斯明·布朗认为:

随着人口增加、消费结构变化以及城市化的推进

中国到2030年将面临巨大的粮食缺口

到时候全世界都养活不了中国

进而会导致全球粮食危机

 

2008年,布朗来到中国进行实地考察

看到了与他当年的预测完全不一样的局面

中国人不仅粮食连续大丰收

解决了填饱肚子的问题

而且淡水养殖也蓬勃发展

极大填补了人们的动物蛋白摄入需要

布朗不禁感叹中国的淡水养殖做得好

认为水产养殖作为最有效率的动物蛋白生产方式

为保障中国和世界的食物安全作了重要贡献

 

从“谁来养活中国”的质疑

到质疑者心悦诚服的赞叹

这里面凝聚着我国经济政策制定者的魄力与智慧

凝聚着广大农民、渔民的勤奋耕耘

也凝聚着几代科学家的心血和努力!

 

 

《中国科学报》刊发全文:

《原创“异育银鲫”,创造世界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