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科学学院 现代农业科学学院

淮河水利史

  •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 日期:2022-08-10
  • 15078

     淮河流域兴水利、除水害的历史。

  摘要

  拼音   huaiheshuilishi

  英文名称   history of the Huaihe River conservancy

  所属学科   水利工程

    目录

  1.北宋及以前时期(1128年以前)

  1.1农田水利

  1.2运河

  1.3人为水灾

  2.南宋至清咸丰五年时期(1128~1855)

  3.清咸丰元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时期(1851~194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 )

  4.1决策规划

  4.2防洪除涝

  4.3水资源开发

  4.4水资源保护

  4.5航运

  4.6水土保持

        淮河,或称淮水,与长江、黄河、济水在中国古代并称四渎。12世纪前,下游水道经今盱眙、淮安、涟水,至云梯关独流入海。南宋时,黄河南徙,侵夺淮河下游河道,后固定河床于淮河支流泗水和淮安以下的干流河道上。由于多年黄河泥沙淤积, 下游河道形成悬河,使淮河失去入海出路。清咸丰元年(1851),淮河于洪泽湖大堤礼坝决口,下游改道入淮扬运河。4年后黄河北徙山东,恢复北行水道。淮河改道后至江都三江营汇入长江,留下的高于两岸地面的黄河故道将沂、沭、泗水系分出,从而将淮河流域分成淮河与沂沭泗河两大水系。据此,淮河水利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北宋及以前时期(1128年以前)

  独流入海的淮河,河道深阔,水流通畅。北宋时淮河还是一条有潮河流,受海水顶托,潮水可上溯到今洪泽湖地区。沿河有众多湖泊洼地,是洪水的自然调蓄场所,当时人口密度不大,洪灾记载也不多。淮河处于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之间,是南北往来的纽带;南北分裂时,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淮河流域农田水利和水运都有较大的发展。

  1.1 农田水利

  在早期的淮河历史上,利用有利的地形条件修建了许多陂塘蓄水灌溉工程(见淮河古陂塘)。其中芍陂是春秋楚庄王时孙叔敖主持修建,已有2600余年的历史,它利用淮水支流淠水和东淝水之间的洼地,圈堤蓄水,堤周长历代在一百里至三百里之间变化,灌田超过万顷。三国时,淮河是孙曹相争的前线,魏多次实行水利屯田,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从正始二年(241)开始由邓艾主持的淮颍水利屯田,共组织五万士兵参加,由黄河引水到颍水流域各陂塘,既用于蓄水灌溉,又可通航,淮南灌区长达四百里。南北朝至隋唐,今洪泽湖附近,盱眙有破釜塘,宝应、淮安有白水塘、石鳖屯等有名灌区。《水经注》所描写的淮河南北多项人工渠道和蓄水陂塘,大多与屯田有关。唐代淮南还有富人、固本等大型塘堰灌区。

  1.2 运河

  公元前486年吴国开挖了邗沟,开通了淮河和长江的航运。公元前482年,吴北征晋国,在山东鱼台和定陶之间开挖了菏水,沟通了淮河支流泗水与济水间的航运。由泗水通淮河,由济水通黄河,这条运河第一次使淮河和黄河统一在一个水运网内。公元前361年,魏国开鸿沟, 由黄河引水至圃田泽, 再由圃田泽开运河至大梁(今开封),向南折与淮河的支流丹水(后称汴水)、睢水、沙水、颍水等联系在一起,组成淮河和黄河间初步的水运网。在长时间内,淮河通过邗沟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长江和珠江间秦以后有灵渠),通过鸿沟与黄河和海河流域(黄河和海河间三国时有白沟)保持着航运联系,成为政治和军事上的至关重要的水道。隋代统一全国,修凿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运河,自黄河引水向东南开通济渠(见汴渠),在泗州(今江苏盱眙淮河对岸)入淮,成为全国南北交通的干线;重修邗沟,沟通江淮,从淮安入淮河,使淮安与泗州间的淮河成为运河中的一段,淮河边的泗州成为南北运输的重要枢纽。北宋又修沙河、洪泽新河、龟山运河,均与淮河平行,以避淮河上的风险。唐宋两代,淮河支流颍、涡等河都是经常使用的航运通道。

  1.3 人为水灾

  在淮河流域的军事争夺中,利用水利工程作为战争攻守手段的事件在历史上常有发生,三国至南北朝期间就有十余次。主要方式是拦河筑堰,引水灌城或水淹敌军营地。规模最大的一次发生在南朝梁天监十三年至十五年(514~516),梁陈对峙时,梁在今江苏泗洪、安徽五河、明光交界处筑拦淮河大坝浮山堰,长九里,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大坝,因建成当年发生大洪水,只存在4个月就垮坝了,造成惨重的损失。

  2. 南宋至清咸丰五年时期(1128~1855)

  黄河南徙入海,自古就有,时间都不长,总的干扰不大。南宋初,黄河自泗水入淮,侵夺了淮河下游河道。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黄河在阳武(今河南原阳)决口,主流全部自东南流入泗水,从今淮安注入淮河,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黄河新道。在明万历以前的400多年间,虽不断修筑堤防,堵塞决口,河道一直在动荡之中,流势分合不一。淮北地区水灾一直很严重,主流常在颍水、涡水、睢水、泗水等河之间不断变换,汇入淮河后入海。自明万历初年至清康熙年间,按照明人潘季驯的治河思想,大筑两岸系统堤防,把黄河河槽固定在开封、商丘、砀山、萧县至徐州入泗水一线上;由清口(今淮安西)入淮河,经涟水,至云梯关入海,即今废黄河河道。在黄河夺淮入海的历史中,淮河干流和颍水以下的支流都受过侵夺,淤高了河床,打乱了原有水系,使下游无出路,整个流域灾害频繁。此时,京杭运河在清口和黄、淮二河交汇,清口工程成为治理黄、淮和运河的关键,并以保证运河通航作为前提,工程复杂艰巨。潘季驯总理河道时,多次加高高家堰,使之成为绵亘数十里的洪泽湖大堤和历史上最大的人工洪泽湖水库,用来调蓄淮河来水;并以清口作为出水口,蓄清刷黄,束水攻沙,以期刷深下游黄河河槽,使运河不受倒灌之害,黄淮河水顺畅入海,但未获预期效果,淮河水仍无出路。此后,杨一魁总理河道时,在高家堰上建武家墩、高良涧、周家桥三座闸,用以分泄洪泽湖水直接入运河;开金湾河,建金湾三减坝,使泄水由芒稻河入长江。这是导淮入江的开始。清代沿用潘季驯的治理思想和办法。靳辅总理河道时,仍大筑高家堰,大挑清口,开引河五道,引洪泽湖清水冲刷黄河河床。为分泄洪水,靳辅还在高家堰上筑武家墩、高良涧、周家桥等六座减水坝,分减湖水,经白马湖、宝应湖等湖泊入运河。在运河东岸邵伯以上建归海坝,在邵伯以下建归江坝,排水入海入江。此后,河官如张鹏翮、高斌等都沿用靳辅的办法:一方面整理清口,开挖引河,蓄清刷黄;一方面改建、加固高家堰各坝和运河上的归海归江坝,分减淮河洪水。这些措施虽然也起过一些作用,但清中期以后,政治腐败,管理不善,黄河河槽越淤越高,淮水几乎不能流出清口,只靠归海五坝和归江十坝入海入江。洪水来临,江苏里下河地区一片汪洋,灾难深重。据可考记载,自1280~1855年的575年中,黄河泛滥受灾年份就有230余年,平均两年多就有一次,受灾范围跨今豫、皖、苏三省的整个淮北平原,下至里下河地区。

  3.清咸丰元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时期(1851~1949)

  1855年黄河今在河南兰考县铜瓦厢改道,北流山东,夺大清河归入渤海,形成新的河道,淮河流域基本摆脱了黄河的干扰。但700 余年来,特别是明清两代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夺泗侵淮,堵塞了各水系出路,淤塞了淮河的入海尾闾,形成一条新的分水岭,将沂沭泗水系分出。自清末开始,为解决淮河的出路、开发淮河水利,先后出现了各种导淮的议论和方案,主要有全部入长江计划、全部入海计划和江海分疏计划,并先后成立了一些导淮机构。1931年,当时政府批准制定了一个全面导淮计划,但实施工程不多,只建设了几座船闸和开挖部分河道;1937年抗日战争全国性爆发后即止。

  1938年日本侵占徐州,国民党政府军队在6月2日和9日,先后在赵口和花园口决开黄河南堤,试图阻止日军前进。泛水通过淮北各支流淹没淮河流域广大地区,造成黄泛区人民的深重灾难。历时9年, 花园口堵口合龙,黄河才归入原河道(见花园口堵口工程)。决口形成后,经历年冲刷,在黄河水泛流地段出现许多深槽,产生了新贾鲁河、新涡河、新蔡河和淮阳与周口之间的新水系。此外,一些地段由于黄水泥沙也产生了淤积,在淮河流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增加了治理的困难。

  这一时期,淮河流域局部地区也进行了部分防洪工程、农田水利以及运河工程建设。例如,中华民国初年,江苏北部地区进行围垦种植棉花,利用新型水工技术兴修水利工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在新四军和八路军的根据地内修筑了洪泽湖大堤和淮北大堤,整治了苏北运河,建设了苏北除涝灌溉工程等。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淮河进入了全面治理开发的新阶段。

  4.1 决策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务院召开过12次治淮会议,对淮河治理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特别是1950年淮河大水后,政务院及时召开了第一次治淮会议,并颁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制定了"蓄泄兼筹"的治理方针,确定成立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的治淮机构--治淮委员会;1991年太湖大水、淮河大水后,针对严重洪涝灾害暴露出来的问题,国务院召开了治淮、治太会议,作出《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提出治淮近期以泄为主,基本完成以防洪、除涝为主的重点骨干工程。为科学指导治淮,水利部曾多次组织编制流域规划,如1951年编制《关于治淮方略的初步报告》、1956年编制《淮河流域规划报告(初稿)》、1957年编制《沂沭泗流域规划报告(初稿)》,都是以防治水旱灾害为主,兼顾航运、水产、水电和水土保持等内容的综合规划。2013年编制的《淮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 科学谋划了淮河治理开发与保护的总体布局、任务和实施安排。

  4.2 防洪除涝

  经过多年治理,淮河流域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防洪除涝体系。共修建大中小型水库5700多座,总库容达280亿立方米。采取退建束水堤段、清除阻水障碍、开挖新河等措施,增强了淮河干流中游排洪能力。淮河干流上游排洪能力由1949年前的2000立方米/秒扩大到7000立方米/秒,中游王家坝至洪泽湖由5000~7000立方米/秒扩大到接近7000~13000立方米/秒。利用沿淮及其支流湖泊洼地建成南润段、邱家湖等17个行洪区,以及濛洼、城西湖、城东湖等10处蓄(滞)洪区,设计滞蓄洪量达102亿立方米;洪泽湖、高邮湖等湖泊总容量为158.17亿立方米,蓄洪容量90.08亿立方米;制定了《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加高加固洪泽湖大堤,兴建加固三河闸水利枢纽工程,全面整治入江水道,开挖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沭新河等一系列工程,使淮河下游的排洪能力由1949年的8000立方米/秒提高到接近18270立方米/秒(其中分淮入沂相机分泄3000立方米/秒)。淮河入海水道近期工程2003年建成投入使用,洪泽湖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结束淮河长达800多年没有单独入海通道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实施"导沭整沂"和"导沂整沭"工程,开挖了新沭河、新沂河两条排洪河道,并对排涝河道进行治理,结束了沂沭泗河水系紊乱洪水遍地漫流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对沂沭泗防洪规划进行了补充调整。1991年以来,相继实施了沂沭泗河水东调南下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沂沭泗水系总体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平原地区防洪除涝,重点对黑茨河、包浍河、奎濉河、汾泉河、洪汝河、涡河、沙颍河等跨省支流河道和湖洼易涝地区逐步进行治理,大部分达到防洪10年一遇~20年一遇、除涝3年一遇~5年一遇标准。

  1949年以来,为防洪除涝,兴修、加固各类堤防约5万千米,其中重要堤防有1万多千米,包括淮北大堤、洪泽湖大堤、里运河大堤、南四湖湖西大堤、新沂河大堤等1级堤防共1716千米,保护区内有4800万人、400万公顷耕地。在流域内建成各类水闸6600多座,提高了河道防洪控制能力,为水资源有效利用创造了条件。从80年代初开始,实施淮河流域防汛自动化系统建设,已建成以微波通信、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为支撑的流域骨干防汛通信系统,保证了流域防汛信息传输的需要。

  4.3 水资源开发

  坚持除害兴利并重,开源节流并举,综合治理、开发的原则,初步建成了水库塘坝、河湖和机电井三大灌溉体系,有效灌溉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约80万公顷增加到2015年的1235万公顷。已建成的各类供水工程实际年供水能力约860亿米?。已建成中小型水电站577座,装机37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约7亿千瓦每小时。从60年代初就已开始江水北调的建设。进入20世纪后,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相继建成通水,引江水能力已达到1165米?/秒,其中江苏江都水利枢纽的设计抽水能力为500米?/秒,可将水向北送入南四湖,还可抽排里下河地区的涝水。通榆河中段工程、泰州引江河一期工程、豫东鲁西南地区兴建的引黄工程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益。

  4.4 水资源保护

  随着流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淮河流域水体污染日趋加重,水质持续恶化,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使沿淮城镇的居民用水困难。1995年国务院颁布中国第一部流域性水污染防治法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2004年国务院召开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现场会,与流域各省人民政府签订了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为指导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国务院相继批复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经过各方努力和多年治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污染物质入河排放总量有了明显减少,许多河段的水体水质改善明显,淮河干流的水质基本达到Ⅲ类。

  4.5 航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先后对淮河中游正阳关至洪泽湖的航道浅滩进行了多次疏浚,改善通航条件,建成了三河闸和蚌埠闸,提高了航深。对涡河、颍河等主要支流的航道也进行了整治疏浚。茨淮新河、新汴河等新河道的开挖,增加了新的航线。船闸的建设,逐步实现了渠化通航。同时对京杭大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和扩建。已形成以京杭大运河和淮河干流为架构的内河航运体系,在煤炭、建材等大宗货物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至21世纪初,流域航道通航里程1.7万千米,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1211千米;年货运量达2亿吨。

  4.6 水土保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流域内即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取得初步成效。20世纪80年代,完成了《淮河流域水土保持规划报告》和一些区域的水土保持规划,进行了小流域治理试点和推广等工作。1992~2001年,淮河水利委员会在桐柏大别山、伏牛山、沂蒙山部分县开展了水土保持试(重)点县工程,收到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2008年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淮河流域河南、安徽、山东省部分革命老区县开展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同时,河南商城、山东沂水等部分县作为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开展了坡改梯工程建设。2015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中,淮河流域桐柏山大别山被列为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伏牛山、沂蒙山被列为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多年来在防治生产建设项目新增水土流失的同时,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4.0万公顷,年减少土壤流失约1亿吨。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作者: 周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