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科学学院 现代农业科学学院

长江水利史

  •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 日期:2022-08-10
  • 14744

       长江流域兴水利、除水害的历史。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干流全长6300余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11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入东海。一级支流有700多条,流域面积180.7万平方千米。和黄河比较,长江河道稳定,水量大,含沙量小。虽然历史上仍有洪灾(见荆江大堤),但多灌溉、航运之利。2017年流域总人口4.59亿,占全国的33%。自三国以后逐渐发展为中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区。《禹贡》中已载有大禹导岷江以至下游的江湖治理等传说。

  摘要

  拼音  changjiangshuilishi

  英文名称  history of Changjiang river water conservancy

  所属学科  水利工程

  目录

  1.春秋战国时期

  2.秦汉时期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4.隋、唐、宋时期

  5.元、明、清及中华民国时期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6.1 恢复发展阶段

  6.2 1958~1976年曲折发展阶段

  6.3 1977~1997年改革发展阶段

  6.4 1998年后的深入推进阶段

  1.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动乱,诸侯争霸。当时巴蜀与楚、楚与吴越相争,水战中已出现特制的舰船。因水运频繁而开凿人工运河,是这一时期长江水利的显著特点。吴国兴修贯通江、淮的邗沟,成为南北大运河的开端。《史记·河渠书》称:"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鸿)沟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此渠皆可行舟, 有余则用溉浸。"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 铸造的鄂君启节中的舟节,详细记述了各条水路与楚都郢(今江陵县北)相通的航线,其范围遍及鄂、豫、湘、桂、赣、皖诸省。秦昭王末期(约公元前256~前251)蜀郡守李冰在今都江堰市城西北岷江修建了都江堰。汉水支流蛮河上(今宜城市境),后人利用白起引水灌鄢郢的渠堰,开为渠、塘结合的灌渠,灌田2万公顷。其他如太湖流域、沮漳河流域,都有灌溉之利。

  2.秦汉时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多方面发展水利。秦灭六国,为统一岭南,秦始皇派监郡御史禄开凿广西兴安的灵渠,沟通湘、漓二水,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西汉初年,江、汉开始有洪水灾害的记载,第一次(公元前185)江汉泛溢,淹4000多家。五年后,二水又溢,淹万余户,均在荆江段和汉水中游。汉代襄阳附近已出现江汉堤防,以后长江荆江段和汉水中游以下就成了历代防洪重点。西汉后期召信臣任南阳郡太守,创建大量灌溉工程。东汉初年,杜诗任南阳太守,整修陂池,并创制"水排"(水力鼓风机),铸造农器。后汉时在汉江支流蛮河上扩建木里渠,可灌田4000余公顷,到北宋时已扩大可灌田4万公顷。其他如汉中的山河堰、长江下游三角洲的陂湖、巢湖地区的渠堰,有不少相传是西汉时创建的。扬州一带的湖塘水利,东汉早期已经开发。上游如西汉景帝时文翁修湔堰,扩大了都江堰灌区;王莽时文齐兴修滇池水利,灌田1.3万余公顷。航运方面:江南运河已经形成;汉武帝时曾试图开凿沟通汉水和渭水的褒斜道运渠;东汉时整治过嘉陵江上游的水道。东汉自首都洛阳,经黄河、汴渠、邗沟通向江、淮的漕运已受到重视。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北方政局动荡,南方相对稳定,民众不断南移,长江流域逐渐形成基本经济区。此时水运已成为主要交通形式,并出现局部的干支流堤防和海塘。水利工程以镇江地区、太湖流域、安徽沿江一带居多,其次是湘江、沅江、汉江和赣江等地。东汉末期已兴修扬州的陈公塘和七门堰、吴塘等工程;曹魏与孙吴交兵多利用东肥河、南肥河水运,蜀汉则经营都江堰和汉中灌区;孙吴广泛屯兵垦殖,兴修的塘堰遍及长江中下游一带,开破冈渎以沟通太湖至南京的水运。西晋早期,杜预修复南阳水利,在江汉平原开扬夏水道(西由江陵的扬口经长湖入汉江,东由石首经华容入洞庭湖),缩短了汉江、长江至洞庭湖的航线;东晋荆州刺史桓温修筑江陵金堤,是荆江大堤的肇始;江南沿海已有零星海塘;江苏丹阳的练湖是大型水利工程之一,其他还有新丰塘。南北朝对峙时期,南京成了南朝建都之地,长江中下游堤圩塘堰继续发展,以句容的赤山湖规模最大;中游荆襄一带的水利屡次修复。水运方面,河渠上普遍修建堰埭,渠化航道;邗沟屡次改道,通长江已有扬州向西的仪征江口,并建堰埭和水门;太湖通南京的水道,另有上容渎等。

  4.隋、唐、宋时期

  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形成"国家财赋仰给东南"的局面,漕运成为重要政治措施。这一时期长江流域水利事业兴旺,特别是太湖地区的塘浦水网和皖南一带的圩田,构成了江南农田水利的显著特点。隋代在历代开拓的基础上扩大改建了邗沟与江南运河,沟通了江、淮、河、海四大水系。灵渠在唐代已建有18座斗门,宋代有36座斗门。唐代曾试开汉江支流丹江通渭河的运道。北宋两次试开白河通惠民河运道,沟通汉水至汴渠。北宋时邗沟上水工建筑物有80余座,首先出现了复闸,并推广到江南运河。南宋汴河堙废后,江南运河更显重要。自唐后期到南宋时,长江以南的大小塘堰灌区普遍开发,如沅江下游常德地区的各灌区,又如唐元和三年(808)韦丹在江西筑堤、排涝,开陂塘598所,灌田8万公顷。宋代在江西已出现梯田。南宋时汉水中游有宜城长渠、枣阳平虏堰等大型工程。唐中期以后,在丹阳、石臼等湖一带广修圩田,及其他各湖的围湖造田,形成了太湖地区的主要水利。圩田和围田逐渐向巢湖、鄱阳湖、洞庭湖及洪湖等沿江滨湖地带发展,到南宋时已扩展到荆江两岸(叫作垸田),各湖区的围垦在以后各代有增无减,水面缩小,蓄洪能力削弱,以致常闹水灾,于是产生了废田还湖和继续围垦的争议。太湖流域这一时期出现了以排泄为主的疏浚工程;荆江及汉江下游堤防也逐渐增多,往往和圩垸堤岸连成一片。

  5.元、明、清及中华民国时期

  各代在经济上更加依赖江南。长江干支流堤防逐渐完成,上起荆江下至江苏都有了系统的堤防,汉江、湘江、赣江等堤防也普遍兴修。荆江分流穴口多被堵塞,近代仅有四口分流入洞庭湖。汉江下游及荆江段常有水灾,堵口、修堤的记载增多。下游苏(州)、松(江)、嘉(兴)的排涝,练湖、吴淞江以及其他泖浦的疏浚,更不下几千次。上游以元代修建的云南滇池水系的松华坝和海口工程最为突出。都江堰也不断改建增修。京杭运河于元代修成后,明清时已整修成为南北运输的重要干道。漕粮负担最重的是太湖流域。江浙海塘,自宋代以来不断修筑,发展到清代,海宁老盐仓出现了鱼鳞大石塘。19世纪后期传入西方水利科学技术,有关研究长江水利的专著增多。长江的治理以疏浚航道为主,畸形发展,堤防残缺不全,中下游水灾也愈演愈烈,以1931年和1935年最为严重。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长江流域治理开发由单目标的治理到多目标的综合利用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可以分为4个阶段。

  6.1 恢复发展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长江流域相继遭受了1949年大水,1952年、1953年连续干旱,以及1954年特大洪水。长江流域各省大力恢复整修和加高加固全江堤防,使长江中下游干支流河道堤防高程达到当地1949年或1931年实测最高洪水位超高1米的标准;恢复整修和重点兴办小型排灌工程,仅四川、湖北、湖南三省修建塘堰等小型水利设施300多万处。同时,开始兴建大型水利枢纽。以灌溉为主要任务的有1954年兴建的湖北钟祥石门水库,1956年兴建的湖北随州黑屋湾水库;以发电为主要任务的有1954年兴建的四川龙溪河梯级的狮子滩水电站,1955年兴建的江西上犹江水电站。

  1950年成立长江水利委员会,设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厅(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后,随即组建水文、勘测、设计、科研机构,开展基本资料的搜集,进行治江方案的研究,并提出以防洪为主的治江战略计划。1950年兴建大通湖蓄洪垦殖区,1952年兴建荆江分洪工程,1956年兴建汉江杜家台分洪工程,对干支流堤防也进行了部分加固。1953年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长江汉江流域轮廓规划委员会,进行长江中游防洪排渍规划、汉江流域规划;同时进行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的研究。1955年,开始编制长江流域规划。50年代初即开始了长江河道整治工作。

  6.2 1958~1976年曲折发展阶段

  1958年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确定了长江流域规划的指导方针和工作原则。1959年编制提出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明确了三峡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长江的关键工程。这一阶段长江流域开工兴建了大量的水利水电工程,包括大、中、小型水库4万余座。其中大型水库106座。这些大型水利枢纽大都具有防洪、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效益。还大规模兴建了防洪排涝工程、灌溉工程,进行了长江中下游护岸崩岸治理,实施了下荆江裁弯,提高了航运效益。丹江口水利枢纽是汉江流域规划和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关键性工程,于1958年动工兴建,1973年建成;葛洲坝水利枢纽1970年开工兴建,1988年竣工。

  6.3 1977~1997年改革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的初期,长江水利建设的重点,从大规模兴建工程为主,转向以巩固提高已有工程的效益为主;重点建设已有防洪工程的薄弱环节和在建工程的配套设施。以荆江大堤、同马大堤、无为大堤等堤防为重点进行加高加固建设。与此同时,加强了洞庭湖区、鄱阳湖区及两大湖区水系的治理。赣江、滁河、巢湖等原来洪灾较严重的地区,也进行了大规模防洪建设,提高了防洪标准。1990年长江水利委员会修订提出《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成为长江流域综合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活动的基本依据。这一阶段,长江上游相继兴建了龚嘴、宝珠寺、白龙江、乌江渡、二滩等大型水电站,对长江上游地区提供了清洁廉价的电能。长江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于1992年完成,并于1994年冬正式开工建设。

  按照"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防洪方针,长江中下游3600千米干堤全面加高加固,可基本达到防御1954年实际洪水位的标准;配合湖泊洼地分蓄洪,基本可防御1954年型洪水。1998年长江流域大水后,全面进行长江干堤及主要支流堤防的加高加固。

  6.4 1998年后的深入推进阶段

  1998年长江流域性特大洪水后,国家作出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重大战略部署,大幅度增加了长江水利投入。同时,面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形势,还提出不断丰富完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长江水利委员会根据以防洪为中心的主要任务基本付诸实施,统筹保护与开发,协调生态与发展,加快防洪保安、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四大体系建设。长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展开,长江重要堤防全线达标,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南水北调东、中线等重大水利工程进展顺利,长江水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推进,流域水行政管理不断加强,治江事业进入加快发展、深入推进的阶段。截至2014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79万公顷;堤防总长7.33万千米;干流水系航道通航里程(宜宾-长江口)2813千米;长江航道经整治险滩,炸除礁石,提高了航道等级。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作者: 刘浪撰 邓俊修订)